
近期,部分加密货币社群开始流传 “WIFI 币即将暴涨” 的消息,宣称其背后有 “技术升级”“生态合作” 等利好支撑,吸引投资者跟风关注。但结合市场数据与行业规律来看,这类消息本质是空气币炒作的典型套路,背后暗藏着巨大的资金骗局风险。
首先需明确的是,WIFI 币与此前引发热议的 Meme 币 WIF 并非同一代币,二者存在本质区别。据 Coinbase 平台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8 月,WIFI 币流通供应量为 0,总市值与 24 小时交易量均为 0,价格长期维持在近乎归零的状态。而 WIF 币作为 Solana 生态的热门 Meme 币,虽有实际交易流通,但近期也处于回调态势。这种将 “无实际价值的 WIFI 币” 与 “有交易基础的 WIF 币” 混淆的宣传,本身就是骗局的第一步,目的是利用后者的市场热度误导投资者。
“WIFI 币即将暴涨” 的消息完全符合空气币炒作的经典套路。回顾币圈历史,从 “二舅币” 借短视频热度炒作暴涨 100 倍后暴跌 99.7%,到 “Labubu 币” 蹭潮玩 IP 上架即暴跌 91.66%,这类骗局均以 “热点关联 + 暴涨预期” 为诱饵,通过虚假宣传吸引资金入场,再通过集中抛售完成 “割韭菜”。目前流传的 WIFI 币利好消息中,既无明确的项目团队信息,也无真实的技术升级文档或生态落地案例,与 “科太币” 等蹭热点代币的欺诈模式如出一辙,本质是利用投资者的 FOMO(害怕错过)情绪制造的投机陷阱。
从监管与市场层面来看,WIFI 币的炒作行为已触碰多重风险红线。我国明确禁止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此类无实际价值支撑的代币交易均属非法金融活动。且从市场规律而言,流通量与交易量为零的代币,其价格根本不具备形成市场共识的基础,所谓 “暴涨” 只能是项目方通过控盘制造的虚假行情,最终必然面临崩盘结局。正如行业专家指出的,这类项目发行成本近乎为零,没有任何信用背书,从诞生之初就注定了崩盘的命运。
对投资者而言,识别此类骗局需把握三个关键:一是核查代币基本面,通过 CoinMarketCap 等正规平台查询流通量、交易量等核心数据,规避 “零流通” 的空气币;二是警惕 “无源头利好”,凡是缺乏官方渠道验证的 “暴涨消息”,多为炒作话术;三是牢记监管红线,国内任何虚拟货币交易均不受法律保护,参与其中可能面临资金损失与法律风险。
总之,“WIFI 币即将暴涨” 的消息绝非投资机遇,而是空气币骗局的新变种。面对此类诱惑,投资者需保持理性,坚决远离无价值支撑的投机炒作,方能守住自身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