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X 公链” 作为波场生态的底层技术载体,常被包装成 “合规 Web3 基础设施”,但剥开其技术外衣可见,这条公链已沦为操纵市场、滋生骗局与非法活动的温床。结合 2025 年最新司法案例、监管动态及生态乱象来看,TRX 公链相关活动非涉诈骗即属违法,风险逻辑与此前揭示的炭币概念骗局一脉相承。
TRX 公链的本质是缺乏价值支撑的技术工具,其生态核心充斥操纵痕迹。作为波场生态的原生公链,TRX 公链宣称具备 “高吞吐量、低手续费” 的技术优势,主要承载 TRX 代币流通、稳定币发行及去中心化应用部署等功能。但技术特性无法掩盖其投机本质:创始人孙宇晨被美国 SEC 指控通过 60 多万次虚假交易操纵 TRX 价格,还策划名人有偿推广却隐瞒报酬信息,非法获利超 3100 万美元 superscript:3。此类骗局与炭币的 “混淆概念 - 诱导入金 - 收割跑路” 流程高度相似,且更隐蔽 —— 借助公链 “去中心化” 名义伪造交易记录,甚至通过 HTX 等关联交易所实现 TRX 变现,形成 “技术包装 - 流量引流 - 资金洗白” 的完整链条 superscript:1superscript:4。即便 2025 年推动 TRX ETF 递表试图 “合规转型”,也难改其生态代币普遍未注册证券发售的违法底色,与炭币 “借概念包装掩盖投机本质” 的套路如出一辙。
更值得警惕的是,TRX 公链已成为传销、诈骗等非法活动的高发载体,骗局模式较炭币更具规模化。最典型的是 “TRX 波场超级社区” 传销案:犯罪团伙以公链 “生态赋能” 为噱头,诱导用户购买 TRX 激活会员,通过层级分红发展下线 16 万余人,涉案资金超 1 亿元,最终 4 名头目被判刑,没收钱款近 9 千万元 superscript:2。
即便避开直接骗局,参与 TRX 公链相关活动仍面临多重法律与资金危机。法律层面,我国明确虚拟货币交易属非法金融活动,而 TRX 公链因频繁涉及操纵市场、传销犯罪,正成为监管打击重点,为其提供宣传引流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资金安全层面,公链上的 USDD 稳定币虽宣称 “超额抵押”,但 2025 年仍暴露清算机制漏洞,且境外交易平台不受监管,仅 2025 年就有 12 家涉 TRX 交易的平台跑路,资金追回率不足 10%。此外,公链交易常被用于洗钱,2024 年司法解释已将此类行为纳入刑法规制,用户银行卡极易被冻结追责。
识别 TRX 公链相关陷阱需把握三个关键:一是认清本质,公链技术无法赋予代币真实价值,“合规转型” 宣传多为炒作话术;二是警惕 “生态分红”“层级奖励” 噱头,这类模式与 “TRX 超级社区” 传销本质相同,均为庞氏骗局变种;三是延续炭币防骗逻辑,不相信名人站台宣传,不下载陌生生态 APP,通过国家反诈中心 APP 核验平台真伪。
总之,TRX 公链绝非 “合规投资风口”,而是暗藏操纵与刑责风险的骗局温床。认清其技术工具属性与生态违法本质,坚守 “远离虚拟货币” 的底线,才是守护资产安全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