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抹茶交易所在哪里” 的疑问,折射出用户对虚拟货币平台跨境运营的关注,但经核查,所谓 “香港抹茶交易所” 既无公开实体地址,也未取得合规运营资质,其在港 “存在性” 始终笼罩在监管迷雾中。
从物理存在来看,抹茶交易所(MXC)从未披露过在香港的官方办公地址。公开信息显示,其早期运营重心位于大陆,2019 年因涉嫌空气币收割遭经侦介入调查后,转向 “分布式办公” 模式,注册主体与服务器多迁移至境外。即便宣称 “拓展海外市场”,也未在香港公司注册处留下分支机构记录,与招银国际、国泰君安国际等在港持牌机构的透明化运营形成鲜明对比。
合规资质的缺失更暴露其 “无址可寻” 的本质。香港自 2023 年实施 VASP 牌照制度以来,已有 11 家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获 “被当作获发牌” 资格,7 家正式持牌。但截至 2025 年 9 月,香港证监会公示的持牌名单中,既无 “抹茶交易所” 相关主体,也无 MXC 关联企业的牌照申请记录。按照香港监管要求,未持牌平台不得在港开展交易服务,所谓 “香港抹茶交易所” 显然游离于合规体系之外。
监管环境的收紧更让其无立足空间。香港对虚拟资产平台实施 “持证经营” 铁律,不仅要求持牌机构通过第三方穿透测试与漏洞评估,还需建立清晰的客户资金托管机制。而抹茶交易所历史上存在交易数据造假、用户资产受损等问题,显然无法满足香港证监会的 “准入 - 保障 - 基础设施” 监管框架。
值得警惕的是,部分不法分子借 “香港抹茶交易所” 名义伪造地址与牌照,通过钓鱼链接诱导用户交易。此类行为已触犯香港《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指引》,涉案人员将面临刑事追责。
综上,所谓 “香港抹茶交易所” 既无实体办公地址,也无合规运营资质,是虚拟货币平台 “借港营销” 的典型噱头。用户需认清其非法本质,远离此类无址可寻、无牌经营的平台,守住财产与法律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