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数字金融蓬勃发展的浪潮中,香港立法会对稳定币条例的审议成为业界瞩目的焦点。这一审议进程,不仅关乎香港本地数字金融生态的构建,更对全球稳定币监管格局有着深远影响。
自 2023 年 12 月香港特区政府宣布拟订立新法例实施法币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起,相关工作便稳步推进。2024 年 12 月 6 日,《稳定币条例草案》在宪报刊登,随后于 12 月 18 日提交立法会首读,正式拉开立法会审议的序幕。
在审议过程中,议员们围绕稳定币的定义、发行机制、监管主体与范围等核心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条例草案将 “指明稳定币” 定义为锚定一种或多种官方货币以维持稳定价值的数字资产,这一界定清晰区分了稳定币与其他虚拟货币,为后续监管奠定基础。对于发行机制,议员们关注发行人资质审核,草案规定任何希望在香港发行或经营 “指定稳定币” 的个人或实体,必须向香港金融管理局提出正式申请,资本实力、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系统等均被纳入衡量标准,如要求持牌人的股本至少有 2500 万港元。在监管主体与范围上,明确香港金融管理局为主要监管机构,负责牌照发放与日常监管。不仅在香港发行稳定币需受监管,在香港以外发行锚定港元的稳定币,以及在香港或其他地区向香港公众积极推广某种指明稳定币的行为,都在监管范畴内。若香港境外人士或实体的稳定币发行活动对香港货币或金融稳定有重要影响,金管局有权将其指定为受规制的 “指定稳定币实体”。
储备资产管理也是审议重点。草案要求发行人建立健全储备资产管理机制,确保储备资产与自有资金严格分离,储备资产充足且不少于未赎回及仍流通的稳定币面值,并且须为高流动性的优质资产,如现金、美元或港元国债等。这能保障稳定币价值稳定锚定对应资产,增强市场对稳定币的信心。
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及投资者保护同样备受关注。议员们强调发行人需符合反洗钱、反恐怖融资要求,建立完善客户身份识别与交易监控机制,防止稳定币被用于非法资金转移。在投资者保护方面,规定稳定币持有人有权按面额赎回稳定币,发行人需在合理时间内处理赎回要求,同时要定期向公众披露财务信息,接受金管局审计监督与日常监督,禁止虚假宣传和市场操纵行为。
经过多轮细致审议,2025 年 5 月 21 日,香港立法会正式三读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这一结果标志着香港在稳定币监管上取得重大突破,为稳定币市场发展提供了清晰、全面的法律框架。条例实施后,将吸引全球稳定币项目在港合规运营,助力香港打造数字资产创新高地,推动金融创新。同时,严格规则将有效防范稳定币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维护香港金融市场稳定,为全球数字金融监管提供宝贵经验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