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比特币购买方式:早期虚拟货币的萌芽与风险

2009 年比特币刚出现时,知晓它的人寥寥无几,市场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当时并没有专门的比特币交易平台,购买方式极为原始和小众。最主要的获取途径是 “挖矿”,早期的比特币挖矿门槛极低,普通个人电脑就能参与。通过运行比特币挖矿软件,电脑参与区块链的记账和验证工作,成功后会获得新发行的比特币奖励。那时挖出的比特币几乎没有市场价格,也很少有人愿意用法定货币购买。

偶尔有极少量的点对点交易在一些技术论坛或小众社区中进行。比如,在比特币相关的早期论坛上,有技术爱好者会发帖表示愿意用少量法定货币或实物交换比特币,交易双方通过私下协商,以银行转账、 PayPal 等方式完成支付,再通过比特币钱包地址转移比特币。由于当时比特币毫无知名度,这种交易的规模极小,价格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1 比特币的价格甚至不足 1 美分。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 2009 年,比特币的虚拟货币属性也决定了其高风险特质。它没有任何实体资产作为支撑,其所谓的 “价值” 完全依赖于人们的主观认知和市场炒作。早期参与比特币交易的人,大多是出于对技术的好奇,而非投资目的。但随着时间推移,比特币被逐渐用于投机炒作,价格开始剧烈波动,成为少数人牟取暴利的工具。

如今,我国早已明确禁止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2021 年央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的通知,将虚拟货币交易列为非法金融活动。无论是 2009 年的早期购买方式,还是现在的交易模式,参与比特币交易都不受法律保护,面临资金损失、法律追责等多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