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波币(XRP)作为一种在全球颇具影响力的数字货币,在中国的合法性质备受关注。
从我国现行法律和监管政策来看,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面临严格管控。2021 年 9 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指出,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这些业务活动涵盖法定货币与虚拟货币兑换、虚拟货币之间的兑换、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信息中介和定价服务等。这一规定适用于包括瑞波币在内的所有虚拟货币,也就意味着,在中国开展与瑞波币相关的诸如交易平台运营、虚拟货币经纪等金融业务,均属违法范畴。
然而,对于个人持有瑞波币的情况,法律并未明确禁止。在司法实践中,虚拟货币通常被视为一种具有财产属性的虚拟商品。例如,在某些涉及虚拟货币的盗窃、诈骗案件中,法院会将虚拟货币认定为受刑法保护的财产,这间接表明公民个人合法取得并持有的虚拟货币,其财产权益在一定程度上是被认可的。但这并不等同于瑞波币交易行为的合法化,个人之间私下的瑞波币买卖,虽未被明确界定为违法,但此类交易缺乏法律保障,一旦发生纠纷,当事人难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需要注意的是,瑞波币曾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如 2019 - 2020 年间,河南尉氏县人民法院、青岛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瑞波币相关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以购买瑞波币为名,设置层级、拉人头发展下线,最终被判定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此类案件警示公众,瑞波币交易极易被包装成非法传销模式,投资者务必提高警惕。
从金融稳定和风险防控角度出发,瑞波币价格波动剧烈,缺乏有效的价值支撑和监管机制,其交易可能引发金融风险,扰乱经济金融秩序。同时,由于瑞波币交易的匿名性和跨国性特点,容易滋生洗钱、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总体而言,在中国,瑞波币本身并不违法,但与之相关的业务活动,如交易平台运营、经纪服务等,属于非法金融活动。个人虽可持有瑞波币,但交易不受法律保护,且面临诸多潜在风险。公众应谨慎对待瑞波币投资,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政策和市场风险,避免陷入法律纠纷和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