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在世界排第几?国际地位稳步提升

中国货币即人民币,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正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而稳步提升,在多个维度的排名中展现出独特的影响力。

在国际支付领域,人民币的使用比例持续上升。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2025 年第一季度数据,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和国际支付中的占比约为 3.5%,位列全球第五,仅次于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这一排名虽与前四大货币有差距,但较十年前的不足 1% 已有显著突破,尤其在东南亚、中东等与中国贸易密切的地区,人民币结算占比更高。

作为储备货币,人民币的地位也在巩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底,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为 2.88%,位居第六。尽管与美元(58%)、欧元(20%)差距较大,但已超越澳元、加元等,成为新兴经济体中最受认可的储备货币之一,越来越多国家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以分散风险。

从汇率影响力来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市场化,对周边国家货币的联动效应增强。在 “一带一路” 倡议推动下,已有超过 70 个国家和地区与中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人民币在跨境投资、能源贸易中的定价权逐步提升,尤其在石油、矿产等大宗商品交易中,人民币结算的案例日益增多。

不过,人民币国际化仍面临挑战,如资本账户开放程度、金融市场深度等。但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排名有望进一步提升,成为多极化国际货币格局中的重要一极。